
【精华】环保教案模板汇编八篇
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。那么问题来了,教案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教案8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环保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1、乐意参与环保小卫士的游戏活动,积极与同伴配合。
2、发展爬、跳、平衡的技能。
3、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。
4、培养幼儿完整、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。
5、探索、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。
活动准备:
1、沙包、多块积木、平衡木等散放在活动场地上。
2、音乐磁带、录音机。
活动过程:
1、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准备活动。
2、组织幼儿环保小卫士游戏。
●环保小卫士到各处检查环境,看看场地上有哪些乱七八糟的东西。
●建议环保小卫士经常将场地收拾干净。建议把某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,做成体育用具进行体育锻炼活动。
●环保小卫士表演自己变废为宝的本领:两手拿雪碧瓶(装水的),稳稳地走过独木桥;顶沙包走过独木桥;用报纸卷成棒做棍操;用塑料瓶贴上彩纸做哑铃操。
●组织幼儿玩综合游戏。将环保小卫士的活动组合起来,集体进行游戏:大胆顶沙包走过独木桥--跳过搭好的连续几块积木--有秩序的用积木搭成房子。
3、组织幼儿听音乐做放松运动,表扬游戏中积极、努力的幼儿。
环保教案 篇2一、教学目标:
1、关注目标: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、寻找污染源。
2、知识目标: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。
3、技能目标:通过看录像和实验,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。
4、态度目标: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。
5、参与目标: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,和成人一起积极参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。
二、教学方法:
考察、实验、调查、操作、看录像、讨论、快速联想。
三、教学准备:
(一)资料准备:
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。
(二)材料准备:
1、1.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,棉花、河水、砑石、树叶。
2、层级污水过滤器。
(三)组织准备:按幼儿意愿分组,每组3——5人。
四、教学过程。
(一)活动一:实地考察。
1、考察目标: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,寻找污染源,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,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,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。
2、考察过程:教师要充分注意,做好对幼儿的引导,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。
(1)出发前交待问题。
教师说:“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,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。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的河水怎么样?”
(2)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。到达目的地后,教师指导幼儿考察河水特征及污染源。
a、考察河水特征。
教师问:“请小朋友看一看,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?”(这里河水又黑、又脏、又臭,河里有许多脏东西,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,我们平时用的水清澈透明)。
b、寻找污染源。
教师问:“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?”带领幼儿寻找,看见河附近有一个大洞口,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,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,流入熊耳河,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。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废水,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,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,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。
(3)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。
a、采访一位老住户。
教师问: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?(河水清澈见底,里面游着许多小鱼,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,到了夏天的时候,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,还有人下河游泳。)
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?(河水变脏以后,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,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,靠近河边的住户都不敢开窗,夏天苍蝇、蚊子乱飞,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,都慢慢枯死了。)
b、教师小结:
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,容易生病,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,会影响生长,甚至会危及生命,而饮用干净的水,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。
背景资料(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):
①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,与都市垃圾,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,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(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,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),河水就会发黑、发臭、毒素积累,伤害人畜。
②化工、造纸、干洗、化学洗剂危害,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,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,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。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,致使人食用中毒。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,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。
(二)活动二:脏水变清。
目的:通过实验、看录相,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,培养幼儿实践能力。
1、做实验。
a、教师告诉幼儿,人是最聪明的,有办法把脏水变清,引起幼儿兴趣。
b、引导幼儿将1.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,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小洞,然后依次铺上棉花、沙子、砾石、树叶,做成一个小过滤器,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。
c、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,观察过滤过程,然后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,发现脏水变清了。
d、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。
e、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。
①介绍层级过滤器:第一层装沙;第二层装活性炭;第三层装过滤纸;第四层空箱,用于接过滤水。
②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,依次进入第二层、第三层、第四层(清洁水)。
2、提问:
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(都是取自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那是怎么变清的呢?)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。
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,沉淀过滤和消毒4个步骤,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。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。
(三)活动三:组织幼儿听故事《生病的水娃娃》。
目的:
(1)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、环境的关系,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。
(2)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。
(3)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,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。
过程:
1、引出故事:在清清的小河里,住着快乐的水娃娃,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,为什么呢?
2、教师介绍故事名称、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, ……此处隐藏1259个字……说感受
提问:听了这些声音你感觉怎样?
师小结:这些声音听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,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乐音。
2、听噪音,想想说说
提问: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?
听了这些声音你又有什么感觉?
师小结:这些声音非常吵闹,听起来让人很不舒服,我们也给它一个名字,叫噪音。
二、了解乐音的作用与噪音的危害
1、请幼儿自由从书本上了解并交流。
2、了解乐音的好处
图一:病人
图二:小宝宝
图三:动物
图四:植物
2、了解噪音的害处
提供与乐音作用相反的图片资料。幼儿发现交流。师小结。
三、结合生活经验讲述:
师:你还在哪里听到过乐音?什么地方听到噪音?(幼儿交流后个别讲述)
四、教育幼儿平时不发出噪音
1、出示难受的、笑的两张脸谱图请幼儿说说他们听到了什么声音?
2、师:帮助难受的人(引导幼儿说出平时要轻轻说话、走路、搬桌椅、做游戏等)转过脸谱,变成笑的。
五、延伸、
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找哪里有噪音,并寻找有关资料,寻求解决方法。
环保教案 篇6一、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发挥想象、设计一种机器,将废物变成成品。
2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,萌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。
二、活动准备:
水彩笔、画纸、蜡笔等绘画工具
三、活动指导:
1、谈话:人们在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很多的废弃物,这些废弃物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,将会危害人的健康,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,请小朋友动动脑筋,设计一些先进的机器,将废弃物变成物品。
2、思考:设计什么养的机器,将废弃物变成物品。
3、操作:幼儿动手谁界“变废为宝”的各种机器。
4、介绍:幼儿在小组中介绍自己所设计的机器,说名称、谈用途,主要说说机器能把什么类别的废弃物变成为什么成品,有什么用。
5、评比出“最佳设计奖”
环保教案 篇7活动目标:
1、建立园内垃圾回收站,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初步的责任感
2、申请电池回收筒,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。
活动准备:
电池若干,纸箱若干,电池回收筒一个
活动过程:
1、与幼儿一起讨论“减少垃圾,清除污染,保护环境”,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事情?
2、根据幼儿讨论情况,确定幼儿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形式:
1)到需要清理的区域中进行卫生清扫活动(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完成)
2)幼儿园里设置垃圾回收站。
提问:我们幼儿园里那些垃圾可以回收?怎样保护幼儿园里的环境?引导幼儿在幼儿园里用纸箱设置垃圾回收站,分类管理,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感。
3)设置电池回收筒。
出示电池,向幼儿讲解废旧电池的危害,引导幼儿设置电池回收筒,广泛收集废旧电池。
3、讨论:家庭中可以为环保做什么?
4、活动延伸:和父母一起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(绘制不乱扔垃圾的宣传画,将地上的垃圾送进垃圾箱等)
教学反思
1. 通过这次活动,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,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。
2. 在活动过程中,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,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,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。
3.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,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环保教案 篇8活动目标:
1.通过简单的调查、统计,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。
2.通过谈话、讨论、听故事,了解摩托车、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,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,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。
3.学习大胆与别人交流并敢于发表见解。
活动准备:
1.调查表一张,环保故事课件一个,汽车、摩托车、电瓶车、自行车、步行人的标志各一,有关绿色出行的宣传单若干。
2.课前与听课老师沟通,请听课老师积极参与。
活动过程:
1.以听课老师为对象进行调查,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。
(1)出示调查表,了解调查表的使用方法。
师:看,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张出行方式调查表,这是哪种出行方式?
(2)请小朋友调查听课老师今天是怎么来上班的。
师: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做一名小小调查员,去调查一下后面的听课老师今天是怎样来上班的?
(3)教师统计,并在调查表上相应的出行方式后面写上数字。
(4)对调查情况进行简单小结:“我们来看看听课老师是怎么来的,哪一种最多,哪一种最少。”
2.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,并阐述理由。
(1)出示汽车、摩托车、电瓶车、自行车、步行人的标志,让幼儿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,并做到相应的标志后面。
师:小朋友,如果现在你要外出,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?就轻轻地搬一张小椅子坐到这个标记后面去。
(2)幼儿阐述最喜欢的理由。
师:小朋友都选好了自己最喜欢的出行方式,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原因。
3.看课件听故事,了解汽车、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,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。
(1)边听故事边看课件。
师:小朋友说得真不错,有一群小动物他们也想出去玩,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出去的?
师:小猫和小兔为什么会被警察拦住?
幼儿自由猜测。
师:警察叔叔是怎么说的?
(2)请幼儿进行第二次选择:如果现在你又要外出,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?幼儿根据选择坐到相应的标志后面,并阐述选择的理由。
(3)请听课老师选择出行方式并补充阐述与幼儿不一样的理由。
听课老师的选择:路途近选择步行、骑自行车、电瓶车,因为既可以锻炼身体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,停车又方便,而且步行还可以减肥。如果路途远、赶时间、携带东西多时就选择汽车、摩托车。
4.了解减少汽车、摩托车污染的方法,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。
(1)师:如果因为路途远或时间紧等确实需要乘坐汽车的,有什么办法减少危害呢?
幼儿讨论。
(2)请听课老师介绍好办法。
(尽量坐公共汽车、地铁、电车,用无铅汽油,买低排量的汽车,发明环保汽车等。)
教师引导孩子对听课老师的热情指导表示感谢。
(3)请幼儿将宣传单带回家发给家长,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选择绿色出行的方法。
师:小朋友都知道了出行时选择什么方法,可是小朋友每次出门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的,我们也要让爸爸妈妈知道怎么选择出行方式,在以后外出时与我们一起选择保护空气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