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教案

时间:2024-04-26 18:14:21
精选舞蹈教案范文七篇

精选舞蹈教案范文七篇

作为一名老师,时常需要用到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,有着重要的地位。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舞蹈教案7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舞蹈教案 篇1

指向科技纲要目标:

科学态度:

1、形成对衣、食、住、行以及娱乐中现代科技成份的初步印象。

2、经常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所吸引。

3、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,常问 “是什么?” “为什么?”

4、能经常发现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。

5、喜欢生活中的新用品,乐意感知和使用。

科学知识,技能:

1、了解基本的营养、卫生与保健的作用。

2、能分辨植物与动物。

3、知道人类应当保护环境

4、对生活用品的简单描述和分类

5、会折纸和简单的橡皮泥塑

科学方法和能力:

1、学会比较不同的事物,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。

2、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的结果

3、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联习、小制作。

4、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。

科学行为和习惯:

1、学会翻书、看书、握笔,有正确的拿笔、看书、握笔姿势。

2、会正确地盥洗、进餐、站和坐、行走和活动。

活动目标:

(1)引发幼儿对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,对常见的、形象突出并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。

(2)初步尝试用语言、表情、动作表现对美的理解。

(3)能大胆地把正在探究的现象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。

活动准备:

(1)空间准备:幼儿围坐成半圆形、小画架5个

(2)物质准备:糖纸、羽毛、小沙包、纸片若干、蜡笔、礼炮、小黑板、白纸、各种小篓子等。

(3)经验准备:幼儿已玩过落体游戏,并且会辨别不同的线条。

(4)环境创设: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不同的落体,让幼儿在科学区角活动中自由探索。

活动过程及实录:

一、音乐中与幼儿跳舞一同进入活动室,喷放礼花,引起幼儿兴趣。

二、探索物体的自由落体现象。

1、(1)请幼儿自由探索,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物体下落的样子。

【教师】:今天我还请来了几个好朋友,他们都会在空中跳舞!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呀?

教师出示糖纸问:这是什么呀?

【幼儿】:糖纸

【教师】:那请你们来和小糖纸做游戏,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?

(2)幼儿手拿糖纸往空中抛,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: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?你能学一学吗?

(3)请你们来说说小糖纸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?

幼儿用手势或身体的扭动来表示糖纸掉下来的样子

(4)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: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“电话线”表示糖纸落下的轨迹(配上音乐)

2、以同样的方式请幼儿与羽毛、小纸片、沙包做游戏,观察它们落下的样子,教师根据幼儿的肢体语言画出羽毛、纸片下落的痕迹用线条(螺旋形、波浪线、直线)表示

(1)【教师】:小羽毛也喜欢和你们一起做朋友,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?

幼儿手拿羽毛往空中抛,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: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?你能学一学吗?

幼儿充分感受羽毛下落的样子后

【教师】:羽毛放学了,它要回家了!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!

(幼儿收好羽毛后)请你们来说说羽毛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?

【教师】:哦!原来羽毛在空中是飘来飘去跳着舞的!我们一起来学学宋弈霖吧!

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。

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用“波浪线”表示羽毛落下的轨迹(配上音乐)

【教师】:看看老师画的象不象?一起来学学好吗?

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“波浪线”。

[3、【教师】:小纸条也来了,看看它是怎样从空中跳着舞掉下来的?

幼儿手拿纸条往空中抛,教师用自由的谈话方式问幼儿: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呀?你能学一学吗?

幼儿充分感受纸条下落的样子后

【教师】:纸条宝宝要休息了!请小朋友送它回家吧!

(幼儿收好纸条后)请你们来说说纸条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?

幼儿与幼儿之间一起相互扭动起来

[教师与幼儿共同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。

教师在黑板的记录表上根据幼儿的回答用“螺旋线/波浪线”表示纸条落下的轨迹(配上音乐)

幼儿在音乐中很有兴趣的扭起了“螺旋线/波浪线”。

4、【教师】:还有一位小客人,它不高兴了!因为你们都不和它玩!

于是,幼儿都争相拿着沙包玩起来

幼儿在玩沙包的同时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游戏

(幼儿收好沙包后)请你们来说说沙包是怎样从空中跳舞掉下来的?

教师请幼儿在小黑板上演示物体落体的运动方式。

幼儿在音乐中用跳起来——蹲下的方式表现“直线”。

三、经验提升并展示幼儿的记录。

幼儿用图画、粘贴的.形式把物体下落的过程和曾经学过的线条一一对应起来。

四、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。

4、在优美的音乐中,幼儿和教师跳舞离开活动室。

活动延伸:请家长引导幼儿在平时游戏、生活中注意观察物体下落的方式,发挥幼儿的想像力。

舞蹈教案 篇2

活动目标:

1.能用单靠步、退踏步等基本舞步,尝试创编动作,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表情的表演。

2.体验西藏舞的风格,感受跳西藏舞的快乐。

活动准备:视频“西藏舞”片段,学会歌曲、基本舞步,简笔画图谱,音乐磁带,录音机等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律动“挤奶”

1.幼儿跟着音乐做律动“挤奶”

2.还有哪些民族?

二、复习歌曲

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“小格桑”

三、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

1.集体复习单靠步

2.放音乐,幼儿跟着一起做单靠步。

3.集体复习腿踏步(退踏步请一幼儿示范退踏步)

4.放音乐,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。

四、欣赏西藏舞,感受西藏舞的风格、特点

1.师: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,请小朋友看一看,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?

2.幼儿欣赏

3.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,也可以跳一跳 ……此处隐藏1805个字……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划分

(一)独舞

(二)双人舞

(三)三人舞

(四)群舞:(主要功能:1.塑造群体形象2.营造意境背景3.外化主要人物内心的一种表现手段。

(五)舞剧:是综合了舞蹈、戏剧、音乐、舞台美术等综合手段的舞台表演艺术。

第二章:舞蹈基本训练

教学目的:通过本节课让同学们熟悉一些舞蹈基训的内容

教学重难点:舞蹈基训的地面训练

教学课时:一课时,总第二课时

第一节:舞蹈基训常识

一、 舞蹈训练的基本方位:以舞者所面对的方向来确定的,通

常以舞者为中心点,面向正前方为起点,每向右转45°为一个方位,共分为八个方位(称1~8点)。即正前方为1点,右前方点,右方为3点??

二、 舞蹈常用术语

1.主力腿:指在动作过程中 或造型时支撑重心的一条腿,它对舞蹈过程中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2.动力腿:是与主力腿相对而言的,指非支撑重心的一条腿,在动作过程中可做各种动作,如抬腿、踢腿等。

3.韵律:是指舞蹈中的感觉和规律。它需要舞者在动作时把握这种欲前先后、欲左先右、欲上先下的韵律感觉,才能把舞蹈跳得富有美感。

4.节奏:是音乐旋律的骨干,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,也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,如何舞蹈动作都是在一定的节奏规范中进行的。

第二节:地面训练

一、 脚——绷脚、勾脚、半勾脚

(一)绷脚:动作做法:脚背绷紧,脚尖用力下压,脚底形成弓型,初学者可以通过外力施压来训练。

(二)勾脚:动作做法:脚背收紧,脚尖向上勾起,脚跟用力前伸。

(三)半勾脚:动作做法:在绷脚的基础上,脚尖勾起,脚背保持原样。

(四)环绕脚:动作做法:(八拍完成)准备姿态,绷脚尖,双腿并拢,直腿坐地,双手体侧扶地。做法①(由里向外环绕):1-2双脚勾起;3-4脚跟不动,脚尖分开;5-6双脚在分开的基础上绷直;7-8双脚尖并拢,还原到准备姿态。做法②(由外向里环绕):1-2双脚尖绷直分开,脚跟靠紧;3-4双脚尖分开勾起;5-6在勾脚的形态上双脚并拢;7-8双脚绷直还原到准备姿态。

※训练要求:勾脚要求力量到脚跟。绷脚要求力量到脚尖,并尽力向远处伸展。半勾脚应注意力量到前脚掌,大脚背用力绷直。

二、腿——压腿、抬腿、踢腿

(一)坐压前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绷脚并腿,上身垂直

坐地,立腰、挺胸抬头,双手体侧扶地。做法:上身垂直下压贴近腿部,双手经体侧至头顶扶脚尖。上身抬起后,还原到准备姿态。

(二)坐压旁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坐地右腿体侧伸直,

左腿体侧屈腿,右手扶地,左手托掌。做法:上身向右腿下压,左手扶右腿。压左腿时动作相反。

(三)坐压后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双跪坐,双手扶大腿。

做法:压右后腿时,右腿向正后方伸直,双手体侧撑地,上身向后下压,注意尽量用后腰,头靠近右腿,还原姿态时,上身要垂直。压左腿时动作相反。

(四)躺身抬前腿、踢前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绷脚尖直

腿躺身,双手小七位。抬前腿的做法:绷右脚慢慢向上抬起,注意力量伸展到脚尖,脚尖领先抬起,落地时要轻。抬左前腿动作相反。踢前腿的做法:在前抬腿的动作基础上加速踢起落下。

(五)侧躺身抬旁腿、踢旁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绷脚尖

双腿并拢,侧躺身,面向7点,左手头顶伸直,右手屈肘撑地。抬旁腿的做法:右腿绷直慢慢抬起,抬腿时右腿背对右耳。踢旁腿做法:同抬旁腿的路线,向耳旁快速踢起。左腿动作同右腿相反。

(六)跪抬后腿、踢后腿:动作做法:准备姿态,双腿跪地,

上身稍前倾,双手撑地。抬右后腿做法:右腿向后伸直绷脚尖,慢慢抬起,注意抬腿时开胯、用腰、脚尖领先上抬。左腿动作相反。踢右后腿做法:在抬后腿的基础上,快速后踢。

舞蹈教案 篇6

活动目标

1、学习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,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。

2、通过“舞谱”教学,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。

3、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声响,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,使幼儿动作整齐,协调优美。

4、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新的舞蹈动作,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,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创造性。

活动准备

1、为幼儿准备每人两束“筷子”,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带。

2、舞谱

3、磁带,录音机。

活动过程

1、组织幼儿以歌曲“幸福拍手歌”进入活动室。

谈话:感到幸福的时候,你还想干什么?

你们从电视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东西。(幼儿充分回答)

2、谈话引出舞蹈“筷子舞”,欣赏教师表演的筷子舞,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。

3、引导幼儿观看舞谱,学习基本动作,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。

4、按照音乐节奏教幼儿练习每个动作,掌握动作要领,集体练习。

5、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,让幼儿自己设计更美的舞蹈动作,按音乐节拍,创造性的进行表演,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。

6、激发幼儿的表演期望,向老师们表演舞蹈,增强幼儿的自信心。

结束部分:

小朋友真棒,舞蹈表演的真好!欢迎老师们六一儿童节那天到我们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好吗?跟老师们再见吧!

舞蹈教案 篇7

活动目标:

1. 幼儿学习跟着音乐学习在跳舞毯上跳舞。

2. 培养幼儿对前后左右有空间概念。

3. 能创造性地编出与他人不同的跳舞的动作。

活动准备;

跳舞毯一个、投影机台、音响、贴有标签的泡沫板120块。

活动进程:

一、 教师在跳舞毯上跳舞引起幼儿的兴趣。

二、 请幼儿讲出如何看了跳舞毯跳舞。

1、 影幕上有些什么?(箭头)

2、 跳舞毯上有些什么?(箭头)

3、 它们的方向一样吗?

a。 影幕上的朝前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?

b。 影幕上的朝后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?

c。 影幕上的朝左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?

d。 影幕上的朝右的箭头和跳舞毯上的哪个方向的箭头一样?

三、 请幼儿自己动手做跳舞毯。

1、 每个幼儿取出四块贴有箭头的泡沫板,自己动手做跳舞毯。

2、 幼儿自己向大家介绍如何做跳舞毯的,并示范演示。

3、 选出最科学的一种跳舞毯。

四、 幼儿在自制的跳舞毯上跳舞。

1、 跟着音乐跳舞。

2、 找出难点进行练习。

延伸活动:

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有意义的健身活动。

《精选舞蹈教案范文七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